-
龙虾养殖技术之龙虾养殖误区[2016-12-02]
我们目前所说的小龙虾均为克氏螯虾或日本克氏龙虾,均为一个品种,所谓的“杂交品种”还在实验阶段,不可轻信!有区别的只是训化过的种苗与自然苗之分。人工繁殖苗,因成本过高以及目前自然苗丰富、价廉而停留在实验室阶段。说是人工苗的也不可轻信!经过...
-
淡水小龙虾养殖成本、效益分析[2016-12-02]
现以每亩投放 120斤种虾为基数概算,每亩年产仔的母虾只数为: 投放量120斤/亩×20只/斤=2400只/亩
每亩公母总数2400只×母虾比例1/2=1200只/亩 经运输后的种苗的成活率按95%折算: ...
-
龙虾养殖技术之淡水小龙虾的养殖技术[2016-12-02]
放养虾苗宜在晴天的早晨和傍晚进行每亩放养2厘米长的幼虾6000-8000尾或3-5厘米长的幼虾4000-6000尾。同一池塘放养的虾苗规格要求整齐一致。同时可在塘水中放养50克左右的花、白鲢300-400尾,鳊鱼200尾。 精心投饵 ...
-
小龙虾养殖池追施有机肥需谨慎[2017-11-21]
小龙虾养殖示范户一改往年的散养殖模式,进行精养殖模式。眼看着虾苗不断长大,病害却不断,虾苗长大到5cm左右就开始发病,就开始不断死亡,塘口及实验室诊断为细菌性病害,投药治疗后又复发,不断循环。经询问得知,虾苗养殖塘口一直在不断追施有机肥...
-
对虾养殖池塘的建设与配置[2017-11-21]
养殖池的构建 1、形状:一般以方形、长方形和圆形为好。既要考虑水流的定向流,养殖龙虾苗又要考虑土地的利用率,做到既合理又合算。 2、面积:从养殖的理论看,面积大水质较稳定,而面积小则易于管理。实践证明,池塘面积为3~5亩较合适,既好...
-
小龙虾健康养殖过程中四种常见疾病防治方法[2017-11-21]
小龙虾常见的疾病可分为病毒性疾病、细菌性疾病、真菌性疾病与固着类纤毛虫病等。 1、白斑综合症 病原:白斑综合症病毒(Whitespot syndrome virus,WSSV)。WSSV为有囊膜的杆状病毒。 主要症状:该病发病急,...
-
小龙虾得了弧菌病严重吗?[2017-11-25]
弧菌病是细菌性的弧菌引起幼体的发病。多发现在锯缘青蟹的溞状幼体、大眼幼体,幼蟹亦有出现,是由弧菌侵入血液而引起的一种全身性感染。患此病的幼体活动能力明显减弱,多在育苗池水的中、下层缓慢游动,趋光性变弱。幼体摄食量减少或不摄食,胃中食物少,发...
-
池塘养殖小龙虾种苗技术分析[2017-11-25]
一 、 养殖设施 池塘面积以4~10亩为宜,深1~1.5米,坡比1∶2.5。池底平坦,底质以壤土为好,池坡土质较硬,池塘保水性好,水位易调控。水源充足,水质无污染。按照高灌低排的格局,建好进排水渠,做到灌得进,排得出。小龙虾种苗逃逸能力...
-
水泥池塘培育小龙虾种苗的技术[2017-11-25]
利用水泥池塘培育小龙虾种苗技术 1、培育池 此种模式的小龙虾种苗培育池一般面积在20-100m2,培育池要求内壁光滑,进排水设施完备,池底有一定的倾斜度,并在出水口有集虾槽和水位保持装置。水深保持在0.6-0.8m,上部进水,底部...
-
小龙虾种苗的雌雄鉴别技巧[2017-11-25]
小龙虾种苗雌雄异体,雌雄个体外部特征十分明显,容易区别。鉴别方法如下: 1、同龄的雌虾比雄虾个体大,性成熟的雄虾螯足粗大,螯足两端外侧有一明亮的红色软疣,雌虾螯足相对较小,大部分没有红色软疣,即使有颜色也偏淡。 2、雄虾 、二腹足...
-
藕田套养淡水小龙虾养殖技术[2017-11-25]
近年来,随着龙虾身价的陡长,消费市场的日益火爆,加之人工捕捞强度的不断加大,天然龙虾资源已经日渐枯竭。以前在苏北农村小河小塘中曾经随处可见,泛滥成灾的龙虾,而今却如人间蒸发似的难觅其踪影了。2009年,金湖县闵桥镇联圩万亩“荷花...
-
小龙虾种苗的特性和养殖技术[2017-11-25]
一、小龙虾种苗养殖技术 1、合理投喂饲料。龙虾在饥饿和食料不足的情况下会自相残杀,所以投饲量一定要充足。小龙虾种苗的饲料是动植物饲料。植物性饲料为小麦、水草、菜籽饼等,动物性饲料为杂鱼...
-
软壳淡水小龙虾的养殖技术[2017-11-25]
龙虾养殖基地养殖淡水小龙虾,可以采用以下技术: 1.营建合适的生长环境 养殖场生产软壳龙虾必须保持养殖环境的一致和相对稳定。尤其是同一放养场所不同地点的温度不能相差过大。同一放养...
-
利用水泥池培育龙虾苗的技术[2017-11-25]
离开母体的龙虾苗体长约9-12mm,可直接放入池塘养殖,但此时的幼虾由于个体小,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及抵御、躲避敌害的能力都比较弱,直接放入池塘中养殖有可能影响幼虾的成活率, *终影响成虾的产量。因此,有条件的地方可进行幼虾培育,将幼虾培育到...
-
养殖小龙虾产量低的原因及对策分析[2017-11-25]
一、苗种放养成活率低 龙虾苗投放时,因长途运输,离水时间长。虾种鳃丝萎缩,放养时未经充分吸水处理,入池后虾种因吸水过多而“胀死”。有些苗种是通过药物诱捕的,放养后死亡率高。有的苗种是严寒的冬季投放,放养...